中国食品行业 月度十大新闻 (2022年1月)
本报记者 刘天助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点评: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长远来看,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有机融合,必将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
RCEP的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充分体现了各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将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点评:RCEP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RCEP生效,是机遇也是挑战。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既能促进贸易增长,也必然加剧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协定生效给企业带来的利好要真正落地,建立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上。对于外贸企业和有关部门而言,要深入研究协定内容,用好成员国降税、区域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提升协定利用率,助力外贸爬坡过坎。同时,外贸企业也要积极对接国际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3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
1月6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总结“十三五”渔业发展成就,研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作出总体安排。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坚持“稳产保供、创新增效、绿色低碳、规范安全、富裕渔民”的工作思路,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扩大内需、开放共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本原则,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渔业现代化建设。具体提出渔业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四个方面12项指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点评:找准渔业定位 建设海洋强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渔业发展,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渔业发展支持政策等重要文件陆续出台,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十四五”渔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三农”基本盘,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坚定不移地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渔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外交大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规划》始终紧紧抓住保供这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渔业多种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建设中找准渔业定位,以求在新时代发挥新作用。
4 《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
为引导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1月10—20日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位势明显提升,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点评:推动中国轻工业走进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近年来,我国轻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但是,轻工科技与产业集群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轻工部分领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对外依赖程度还较高,轻工产业集群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步伐仍较慢。要进一步提升轻工产业链的控制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科技赋能,形成核心知识产权,提高产业链价值链的附加值。要增强供给适应需求的能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增加智能化、健康化、定制化、时尚化的中高端产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轻工生产供给体系,全面推动中国轻工业走进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5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点评: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牵引力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自身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带动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我们要持续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新动能、新活力,既要顺应新趋势,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努力为数字经济赋能、提质、增效;也要沉得下心来,加快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6 肯德基盲盒套餐被中消协点名
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合推出联名款盲盒套餐,引发消费者抢购及社会广泛关注。中消协1月12日针对此事发声:肯德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容易造成食品浪费。
据中消协介绍,按照这款盲盒套餐的销售规则,要想集齐整套玩偶,至少需要购买6份套餐,而其中稀有隐藏款出现概率是1:72。为此,有消费者不惜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有消费者购买“代吃”服务,雇人代买代吃套餐而获得盲盒,甚至将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丢弃。
点评:“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当抵制
倡导节约粮食,反对餐饮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消费风尚。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明确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自觉抵制食品浪费,提示消费者适度消费,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消费者浪费;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额消费,造成食品浪费。肯德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物质丰裕的社会应与文明的精神追求相匹配,情绪价值的需求不应建立在物质浪费,尤其是食品浪费的基础之上。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节约意识,践行反餐饮浪费,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同时审慎看待自身消费需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行科学理性的消费活动,共同抵制盲目消费、冲动消费、超额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7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拟取消改善生长发育等七项保健功能
1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2年版)及配套文件(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
据介绍,新版《目录》取消了与现有保健功能定位不符的促进泌乳、改善生长发育、改善皮肤油分3项保健功能和原卫生部已不再受理审批的抑制肿瘤、辅助抑制肿瘤、抗突变、延缓衰老4项保健功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上述功能声称相关产品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已生产的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点评:让保健食品“说话”有底气
长期以来,保健食品行业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不明白,二是企业说不清。于是,消费者望文生义,企业自说自话,导致发生很多不当宣传甚至违法欺诈的行为。
《目录》从规范声称入手,抓住了保健食品行业监管的牛鼻子。首先要有底气地“说话”。保健食品每个功能背后都有科学的释义,按照释义说功能,能够准确阐释保健食品的健康价值,准确回答“保健食品是否有用”的质疑。二要有根据地“说话”。比起现行的保健食品声称规定,《目录》及配套文件规定得更加完整和准确,规范地运用好这些声称。三要有效果地“说话”。《目录》及配套文件渗透的理念是把产品功能说得更明白,新的规定对产品功能的表述更加详尽,理解这些声称,特别是结合释义筛选出相关的典型案例,可能是保健食品企业营销中的新作为。
8 最高法发布意见提出20条司法措施
保护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
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 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称“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意见》支持保护市场主体自主交易,提出对具有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利用中小微企业处于危困状态或者缺乏判断能力订立的显失公平的合同,依法支持中小微企业撤销该合同的诉讼请求;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中小微企业合同履行不能或者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明显不公的,按照不可抗力、情势变更规则,结合案件事实,公平合法地判令免除或者部分免除责任、变更或解除合同。
点评:司法帮扶展现经济增长“向阳力量”
中小微企业在经济民生中的“江湖地位”,常被概括为“6789”四个数字,即GDP贡献率60%以上、吸纳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但与举足轻重的体量相对的,是其脆弱的“抗颠簸能力”。在自由竞争的“面纱”之下,大企业借助市场优势地位形成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更加剧了中小微企业的无力感。
市场竞争不能被劣化为弱肉强食的僵硬“食物链”,《意见》注重用公平价值刺穿固化格局。《意见》中,强制“二选一”、屏蔽封锁等行为被列入严惩清单,“雁过拔毛”不能再以商业策略自辩,亮明了针对大型平台企业的警示态度。中小微企业可援用起源于消费者保护的合同效力规定“对抗”优势企业,则体现了穿透貌似平等的商事关系,直指不对等交易地位的司法洞察力。
9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
点评:推动绿色消费加快成为主流
绿色消费要覆盖衣食住行用等各种场景,既要关注供给侧,同时也要聚焦具体的消费场景,促进重点领域绿色消费转型。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在供给端大力推广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同时深入开展“光盘行动”等粮食节约行动,积极把节粮减损、文明餐桌等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引导企业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生产更多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生态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阔的产品,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强化消费流通体系的支撑,推动产供销全链条衔接畅通。推行涵盖上中下游各主体、产供销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推动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绿色创新和转型。
10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点评:抓好节能减排 推动绿色转型
实践证明,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工程实施,加快经济存量绿色化改造,形成绿色增量,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对于推动产业体系全面绿色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要聚焦重点工业行业、工业园区、城镇、农业农村、建筑、交通物流、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实施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在统筹推动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逐步解决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有效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