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食品信息 > 详情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规征求意见 食品盲盒或将禁止销售

22-08-26


  近年来,手办盲盒、机票盲盒、宠物盲盒、食品盲盒等“盲盒风”愈刮愈烈。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潮流之下,众多食品企业、餐饮商家纷纷入局,玩起盲盒跨界,打造出了不少现象级爆款,但也因此暴露了诱导消费、食品浪费等问题。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拟对盲盒销售的各方面作出规定。这意味着,依靠盲盒收获流量的红利时期或将成为历史。

  征求意见稿提出,食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并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在使用盲盒商品开展促销活动时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另外,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鼓励盲盒经营者建立保底机制,通过设定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引导理性消费;盲盒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

食品盲盒多为“临期食品”

  据多家媒体报道,自2021年起,上海、长沙、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均出现了线上销售临期食品的小程序,而食品销售的形式多以盲盒为主,商品有面包、饮料、熟食、水果等。在主流电商平台上搜索“临期”“食品盲盒”等关键词,可以看到有不少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盲盒的商家。商品详情页的介绍显示,消费者可以购买中秋升级版、哆啦A梦版等各种临期食品盲盒,盲盒里通常会含有七、八款临期食品。商品品类涵盖薯片、饼干、坚果、方便面、咖啡等,随机组合,随机发货。

  有业内人士表示,因无法提前了解盲盒商品信息,消费者极易买到过期食品,通过盲盒包装销售“三无”商品、山寨商品、二次销售品等情况也时有发生。今年2月,四川省乐山市消费者蔡女士投诉称,孩子在文具店购买“盲袋”,拆开后发现是棒棒糖、巧克力等预包装食品,但均已过期,经乐山井研县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现场调查,这批装着过期食品的“盲袋”因外包装无标识、不透明,无法得知内部信息而未查验。此类盲盒投诉事件,绝非个例。

  中消协此前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商家利用盲盒销售临期商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利用盲盒诱导消费”“盲盒概率不透明”等问题,被消费者诟病、投诉最多。而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或将为食品盲盒画上句号。征求意见稿指出,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活体动物、食品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行业监管将更细更严

  业内人士表示,盲盒进入食品饮料市场之后,与传统的模玩相比更丰富多样,由于从包装、口味到附赠玩具都可随机化,因此可搭配更多的组合和玩法。价格大多是几十至上百元不等,但由于大多隐藏款的稀有性,部分出现概率低的隐藏款盲盒在二手市场上被炒至上千元。“怎么抽也抽不中隐藏款”,被“盲盒人”戏称为“心中永远的痛”。

  今年1月,中消协发文点名“某品牌联名款盲盒”容易导致消费者为了获得限量款盲盒而冲动消费,并因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引发舆论关注。

  中消协方面认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因此,针对利用盲盒促销中出现的食物浪费现象,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拟规定食品经营者在从事食品销售、餐饮服务过程中使用盲盒商品开展促销活动的,应遵守反食品浪费法中的有关规定。专家表示,因食品安全风险较高,不建议对短保质期食品设置盲盒形式,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临期盲盒”的监管力度。

  中消协指出,应抵制盲目消费、冲动消费、超额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业内人士表示,盲盒消费市场规模日益庞大,监管会更加趋严趋紧。伴随行业逐渐走向精品化、规范化、国际化,一些粗制滥造、不合规的产品也终将被淘汰。

  (周岩 综合整理)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