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对过敏需正确就医、科学认知、避免过度治疗
过敏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过敏对孩子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宝宝在生命早期发生过敏,在未来一生中患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根据过敏流行病学调查,40.9%的孩子自曝有过敏症状,12.3%的0—2岁孩子被诊断患有过敏性疾病。特别是近几年,过敏人群低龄化和受过敏影响普遍化趋势愈发明显。那么,我国宝宝过敏现状如何?诱发宝宝过敏的原因是什么?宝宝日常过敏表现有哪些?家长应如何应对?
警惕“多形态”的过敏症状
常见的婴幼儿过敏性问题包括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但目前,仍有很多家长对宝宝过敏的症状认知并不明确。
在崔玉涛养育中心发布的《2022婴幼儿防敏认知调查》(以下简称“认知调查”)中,50.8%的家长表示宝宝“有过过敏症状”,83%的家长知道宝宝皮肤相关的过敏症状有哪些,但仍有30%左右的家长还不知道宝宝哭闹、睡不好、吐奶、便便差、肚胀等症状也可能与过敏有关系。
认知调查显示,更多的家长对于过敏只有较为粗浅的认知。比如94.3%的家长知道海鲜易引起过敏,81.3%的家长知道牛奶或牛奶制品容易导致过敏,但近50%的家长不知道奶制品中的大分子牛奶蛋白是引发宝宝过敏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此,育儿专家崔玉涛解释:“食物过敏通常是过敏历程的第一步,大分子牛奶蛋白过敏是家长在日常喂养中最容易忽略的部分。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水解配方奶粉能够降低宝宝过敏风险。”然而认知调查显示,近90%的妈妈因母乳不足时在宝宝6月龄前添加了配方奶粉,86%选择了普通配方粉,选择部分水解配方奶粉的只有3.8%;在早产儿、剖宫产这类高过敏风险的宝宝中,添加部分水解配方粉的也并不多。尽管经调研发现,家长认为可以通过给宝宝吃部分水解配方奶粉来预防过敏的比例高达73%,但家长的认知与实际操作间存在着极大的落差。
科学认知树立防敏意识
谈及过敏带来的危害,雀巢婴儿营养业务中国大陆医务运营及科学事务总监杨燕涛表示,“过敏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所经历的身体不良反应”。他认为,有时候食物过敏的心理影响比过敏本身更加严重。很多研究发现,过敏不仅会影响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对认知发育产生很多影响。“所以过敏的预防或者是早期的管理,应该说对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非常有意义。”
那么,现在家长对过敏持怎样的态度?认知调查显示,45.4%的家长表示会就医,64%的家长表示会自行学习、查资料及咨询他人。但是在就医、学习、咨询的同时,家长对于过敏仍然采取回避的态度。有80.4%的家长表示不会再采取更多的行动应对,而是期待过敏问题自行解决。
专家表示,就目前来看,中国大多数年轻父母应对宝宝过敏的处理方案或是以经验和家庭习惯作为指导,或是寄希望于通过短期的药物治疗进行速效抗过敏,“重治疗、轻预防”的思维日趋僵化。崔玉涛表示,家长对过敏预防的知识储备需要充足且正确,过敏的预防要从生命早期开始。
“目前全世界,其实也包括中国在内,我们诊断过敏是过度的。”崔玉涛说,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身上有个小红点、小红包,就会怀疑过敏,草率地改变喂养方式。还有一些妈妈怀疑是自己母乳的问题,严格避食,甚至有较高比例误判是母乳过敏而放弃了母乳喂养,这在临床中见到的例子特别多。建议家长在怀疑宝宝过敏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文字、照片甚至是录像记录,到专业的医院或找专科医生就医。同时,崔玉涛还提到,任何药物对肠道菌群都有影响,呼吁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家长要考虑是否一定要用药,能不能尽可能少用,能不能尽可能短时间用。
“过敏问题可以提前预防,家长应充分了解宝宝过敏症状,重视宝宝过敏,用科学的方法尽早防御,帮助宝宝摆脱过敏原,远离过敏的困扰,让宝宝赢在科学防敏起跑线;宝宝出现过敏后,要及时就医或采取行动。”崔玉涛说。
(韩松妍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