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两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安化是湖南省第三大县,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段、资水中游,是山区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76.17%,全县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其原为国家级贫困县,现为湖南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利用县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谋划富民强县新路径,将茶产业和中医药产业明确为主导产业,实现“两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传奇。
深挖黑茶优势资源
茶业大户谌任岩,正在和远方客户谈合作,多年前他还是安化县一个山嘎嘎里的贫困户,家庭开支大,自政府实施脱贫攻坚开始,他就加入了这个茶产业。地处大熊山腹地的安化县田庄乡高马二溪村,常年云蒸雾绕,数百年来,村民以采茶、制茶、卖茶为生,是安化县茶园面积最大、茶企最多的村。然而,过去由于人们观念落后,交通制约,村民种茶、采茶、卖茶不方便,茶叶生产经营艰难,曾是省级贫困村。近3年来,高马二溪村村民转变观念,依托大自然赐予的生态茶园发展绿色产业,致力绿色崛起,以宜居宜游为目标,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优势。
家住在大山深处的谌任岩,曾因生存条件差、交通闭塞,吃过不少苦,以前靠种粗粮、木材为生,养过牛、赶过马。进山公路修通后,谌任岩作了重大决定,成立苏家溪茶叶专业合作社,流转500亩荒山。在政府精准帮扶下,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茶庄园,拥有500多亩茶园,现年收入200万元,发展成当地小有名气的茶业大户。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打好“生态牌”,唱响“茶旅戏”,安化县委、县政府面对国家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茶旅文体康”深度融合发展,准确把握新阶段的各种工作任务,聚焦产业振兴,在深挖地方优势资源上下功夫,把特色资源变成特色道路,让乡村振兴的后劲更足。黑茶是安化县的特色资源,也是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近10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禀赋,整合特色资源,举全县之力将安化茶产业打造成了富民主产业。安化黑茶是湖南省“五彩湘茶”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化茶产业成为实现千亿湘茶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铺就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茶叶生产加工3.1万吨,加工产值36亿元,茶业综合产值107亿元。
安化黑茶的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解放初期,安化县保留60多万亩茶园,茶市贸易十分繁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安化黑茶走向衰落。至2006年时,安化黑茶产业产值只有1000多万元,税收四五十万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化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发展安化黑茶特色产业为抓手,引导全县人民脱贫奔小康,并得到了益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找准一个产业不容易,发展壮大一个产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安化县委、县政府走好了三招妙棋:一是创新组织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了更好发展黑茶产业,2019年安化在湖南率先成立了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2022年成立安化县茶旅产业链,并由县委书记任茶旅产业链链长,抽调精兵强将共谋茶产业发展大计,引领茶产业发展。二是绘就一张蓝图干到底。制定了《安化县茶旅产业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工作运行机制》《2022年安化县茶旅产业链工作要点》等政策性文件,构建起茶旅产业链“两图两库两池”。县茶旅中心作为茶旅产业链建设办公室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后盾单位,相关企业开展产业链建设工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棒接着一棒跑,长期的坚守与发展,成就了一个特色产业的崛起。三是创造品牌,品牌擎举产业发展。安化县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发挥品牌的核心影响力和辐射力。全县现有“两品一标”茶产品122个,“安化松针”“安化红茶”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县拥有茶叶加工企业210家,含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占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的50%。目前,安化县连续13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荣获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等。安化黑茶获评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领跑公共品牌”“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入选省级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四是茶旅融合,振兴安化黑茶。把旅游作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平台,通过发展“旅游+茶业”“旅游+文化”“旅游+健康”等新兴业态,把旅游渗透到茶产业的各个环节,做好茶旅产业的大融合,做成茶旅全产业链的大产业。今年上半年,旅游人次为324.5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8亿元。
兴建一个茶产业,归根结底是要致富一方百姓。安化各级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黑茶产业作为根本性的造血产业,作为带动百姓创业致富、促进就业的产业,作为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力的主导产业来抓。乡村振兴以茶为业,产业红利大家共享。让黑茶产业挑起大梁,跑出了安化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林下飘香奔小康
安化素有“湘中药库”之称,获得了“中国多花黄精之乡”“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等殊荣,“安化黄精”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安化中药材资源丰富,为什么黄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安化是林业大县,野生多花黄精资源丰富,黄精适宜林下种植。”安化县中医药健康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光明一语道破,种黄精既不毁森林,也不占良田。2016年以来,安化立足资源禀赋,将中医药健康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种下黄精赚“黄金”,成为安化产业发展共识。
安化县坚持走品牌化道路,推动以“安化黄精”为核心的“安五味·养五藏”品牌建设。2020年4月,“安化黄精”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6月,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月,安化县获“中国多花黄精之乡”称号。10月,“安化厚朴”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全县已有7家中药材企业获得SC认证。此外,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出以“安化黄精”为原材料的菜品,推出“黄精宴”,让八方来客尽享安化独特药膳美食。
“产品创新,产链延伸,是安化黄精产业崛起的引擎。”陈光明介绍,安化将加快产品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突破口,牵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产业发展方向定位“药膳体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研发,推出即食黄精、黄精护肤品等40余款食养产品,推广黄精药膳25道,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个产业的壮大,离不开党委政府久久为功的扶持与培育。”梅山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伟中感叹道。安化县先后出台《安化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实施意见》《安化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安化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整合涉农资金5000万元,扶持基地建设、初制加工厂建设、公共品牌培育、技术改造等,打造集中药材生产、仓储、科研、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前不久结束的第四届“湖南黄精”高峰论坛暨“安化黄精”推介会,签约总金额30.856亿元。目前安化县有黄精从业企业(合作社)近300家,其中较大规模种植基地74家,加工企业23家,黄精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产量上万吨,综合产值8.5亿元。黄精产业已直接帮带18423名贫困人口脱贫,辐射带动12.8万农户致富,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