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经济观察 > 详情

辽宁:破解“猪密码” 端稳“肉盘子”

22-08-16


本报记者 陈景华

  近日,辽宁种猪育种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辽宁省猪育种发展高峰论坛在沈阳召开。围绕种猪育种及现代绿色标准化养殖技术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联盟将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有效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提高种猪育种效率和高标准养殖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猪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重引轻育”陷入恶性循环

  中国是生猪生产大国以及消费第一大国,每年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均占全世界的50%。其中,辽宁省猪肉产量在全国排名第9位,每年约有1/3的生猪及产品支援外省。

  但是,“目前生猪种业仍存在明显短板。”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虽然是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但“重引轻育”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尤其是核心种源仍部分依赖进口,生猪生产性能总体不高,产学研用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仍一定程度地存在。

  据了解,近5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纯种猪约1万头。2021年,辽宁省某企业从丹麦引进的后备长白、大白母猪的种猪价格约为1.5万元/头。一头能繁母猪每年要消耗约1吨饲料,按照我国每年养殖4000万头能繁母猪计算,消耗饲料约为4000万吨,而猪饲料主要都是粮食,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以说,生猪产业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

  如今,生猪养殖行业已经处于饲养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下降的市场大背景中,提高养猪效益才能应对下行风险,而提高种猪的生产成绩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出路之一。

从源头着手端稳“肉盘子”

  培育一个新品种周期长、难度大,繁育谈何容易。以辽宁省自主培育的辽丹黑猪新品种为例,该品种先后历经9个世代、共计23年的系统选育才培育成功,并于2021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是辽宁省自主培育并通过国家审定的第一个猪新品种,说明辽宁省具备了猪新品种开发的底蕴和能力,也为辽宁省打造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夯实了基础。

  “再难也要搞。”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我们的种猪育种能力能够快速提升,即每头能繁母猪可以提供更多的断奶仔猪,那么就可以少养能繁母猪,就能够节省养猪成本,提高收益率。”

  目前,辽宁省共有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268家、种公猪站16家,其中辽宁伟嘉农牧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全省存栏的纯种猪,除保障省内生猪市场的种源需求外,每年还向外省调出一定数量的种猪。全省已基本建立了原种繁育、纯种扩繁、杂交制种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同时,种猪的生产性能水平进一步提高,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的关键经济性状指标不断改善。

  数据统计,我国正常年份生猪出栏量约为7亿头。出栏这些生猪,需要约4000万头能繁母猪扩繁。按淘汰更新率25%计算,我国每年需补充约1000万头能繁母猪,而能繁母猪需要纯种猪繁育。

  一边是繁育难度大,一边是市场需求大。在这样的形势下,辽宁省种猪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应运而生,辽宁省内十余家规模种猪企业联合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组成了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组织,加快猪育种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辽宁省种猪育种领域取得突破提供了更多可能,为端稳“肉盘子”提供了更多保障。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优先推荐联盟内种猪场参加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核心种公猪站遴选,吸纳和引导更多联盟成员共同开展种猪育种技术创新,联合打造辽宁种猪育种创新基地。

  联盟成员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合作交流,全力推进种猪全基因组选育、生产性能精准高效测定、育种数据智能化采集、育种成果信息化管理等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实现联盟成员群策群力和共建共享。根据计划,到2035年要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瘦肉型品种猪生产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缩小,保障更高水平的良种供给;建设3家以上国家级疫病净化场,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种猪企业2家以上。联盟还将承担辽宁省生猪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任务。

  同时,辽宁省将大力推进生猪遗传改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生猪生产技术培训,加强国内和国际先进养猪技术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种猪育种联盟为媒介,架起助力全省养猪产业发展、紧密连接养猪场(户)、贴心服务养猪场(户)、共同推进辽宁生猪遗传改良工作的桥梁。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