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流行“拉帮结派”抱团发展
“2021年,四川省294家规上企业累计生产白酒364.1万千升,同比增加3.7%;完成营业收入3247.6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23.7%。川酒产量、营收、利润在全国占比分别为50.9%、53.8%、38.5%,分别较2020年底提高1.3、5、5.1个百分点。”近日,四川省举办2022年全省优质白酒产业推进会,公布了2021年四川省白酒产业运行情况,并提出将全力实施优质产区创新升级行动,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这场“川酒一号会议”,再次体现了四川白酒产业加快产区建设的决心。
“中国白酒产业想要进一步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产区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业内人士表示,白酒产业在现阶段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规模化、地域化发展,市场竞争已由各企业单打独斗转变为产区集体发力。可以预见,产区化发展将在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品类和品牌发展带来更多遐想空间。
产区集体发力竞争升级
事实上,以川酒为代表的浓香产区的发展路线早已明晰。宜宾产区的“十四五”规划中,计划推进66个项目,其中有50个项目为现有企业技改或扩产投入,总投资322.6亿元,预计新增营业收入781.9亿元;另有16个项目为待招商项目,总投资190.2亿元,预计新增营业收入210亿元。到2025年,宜宾白酒要力争产量突破100万千升,白酒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翻番,分别突破2000亿元、600亿元,产量、营业收入、利润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0%、20.5%、16.9%。泸州产区更是拿出大手笔——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发展壮大优质产能和改造升级现有产能“两条腿”走路,5年内完成800亿—1000亿元重大项目投资。到2025年泸州白酒产量总体将稳定在200万千升左右,营收达到1500亿元,力争2000亿元,利润达到300亿元,税收超过200亿元,实现营收、利润和税收的全面翻番。绵竹产区也不示弱,去年12月,绵竹市发布《绵竹市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宣布绵竹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酒类企业兼并重组、新增产能、市场拓展、品牌培育、升级改造等项目,力争全市白酒产业产值2025年突破500亿元。
贵州各酱酒产区也已发招。在赤水河流域四大产区中,仁怀产区已进入“存量整合+精细化治理”的阶段;而依凭生态优势、产业底蕴和活跃政策,习水产区、金沙产区、赤水产区也已成中流砥柱。此外,其余县市或由当地政府推动,或在老名酒的战略驱使下,纷纷加码酱酒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主产区加特色产区(小产区),贵州酱酒产区的梯队格局已逐渐清晰,产区多样性也在不断提升。
在清香龙头汾酒的引领下,汾阳产区加速崛起。2月14日,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5万吨白酒生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建设的10个项目,总投资42亿元,将新增白酒产能5万吨。而在汾阳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白酒产能目标为50万吨,储备项目48个,总投资288亿元。其中,以汾酒“2030”技改项目为龙头的白酒生产项目23个,总投资242亿元,新增产能40万吨。其他白酒相关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46亿元。
浓、酱、清三大主流香型产区的竞争,使整个中国白酒产区发展产生了连锁反应: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全力打造“中国馥郁香型白酒核心产区”;陕西省宝鸡市加快对以凤翔、眉县为核心的凤香产区打造步伐,着力提升凤香型白酒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凤翔县政府明确提出,举全县之力打造凤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到2025年完成投资100亿元,白酒主业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把中国西凤酒城建设成全国一流白酒产业城、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名酒文化城……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白酒产区正在参与到这场产区大争之中。
产区内品牌发展将形成合力
毋庸置疑,产区的发展势能一旦形成,将会对所在产区品牌和品类带来积极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首先,白酒产区是品牌孵化的最直接助力。产区内的龙头企业发挥酿造技艺、人才培养、品牌宣传和研发平台等方面的“头雁作用”,可以有力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同时,产区内产品标准细化、生产酿造规范化,也能对品牌优化成长起到正向作用。其次,对于贯穿一二三产业的白酒产业来说,其转型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产区化发展恰恰是地方政府打造产业集群、优化上下游全产业链、给予白酒产业在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方面具体的指导,是推动白酒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举措。第三,产区可为品牌国际化提供支持。产区是对产品品质的高质量背书,能够助力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款产品在走向国际化道路时行稳致远。如同人们曾因为波尔多产区认识法国葡萄酒,了解拉菲、玛歌、拉图等产区内的名酒品牌,中国白酒同样可以通过产区打造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没有比深植于本地生态更能够体现产品差异化价值的了。”酒类分析师蔡学飞介绍,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技艺流传使得不同的酒类产品品质具有唯一性与不可复制性,这种独特的竞争要素赋予了产品不同的品质,也赋予了产区代表品牌至高的消费价值。“产区是未来白酒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蔡学飞如是说。
“产区化是每个香型和品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不同的产区有着不同的风格,是白酒品质和价值的一种表达方式。”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或将有越来越多特色产区出现,当有了产区的带头和引领,产区内品牌的发展将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品类不断向前发展。
建设中国白酒优质产区
“目前来看,名酒价值回归已是必然,这意味着企业品牌、品质、产品等要素将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洋河股份酒体设计中心副主任李薇表示,强化产区概念,等同于建立一个新的品质和价值表达体系,将是白酒品牌价值构建的重要支点。对于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白酒优质产区,李薇提出,一是设立中国白酒优质产区建设标准;二是中国优质白酒产区酒企形成合力;三是加强产区文化的挖掘与输出。
“目前,产区培育有企业主导,政府主导,政府、企业、协会联动主导等三种形式,所以政府、协会、企业都应该做好‘分内事’。”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要持续做好名酒品牌,政府在产区规划、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协会在产区战略发展、产区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此外,在品牌培育与建设方面,可以通过提升产区品牌价值,创新发展模式,为小企业发展指明方向,白酒酒庄模式就是最佳模式,即名酒品牌+酒庄模式,酒庄是产区品质、价值表达方式中最得力的抓手;在产区生态与产业结构方面,协调好产业容量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研发白酒发酵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形成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坚定不移建立以名酒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大、中、小协同发展;在产业链建设方面,白酒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上游可追溯到农业,下游可延伸到文创、文旅等,振兴产区经济意义重大,产区可以挖掘白酒历史、文化,打造酒文化新地标,通过一三产业叠加再造一个主业,甚至超越主业,实现产区经济快速增长;在产区拓展方面,产区建设也要因地制宜,以共享经济理念,实现产区高质量发展;在产区立法与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通过立法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适度开发、保护开发,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产区规范化发展。
(顾雨霏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