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者们的新品牌新玩法为何都看中烤肠?
双11再次收官。据统计,天猫双11总交易额5403亿元,京东11.11累计下单金额超过3491亿元。
电商平台势头迅猛,也有一些烤肠新品牌借机腾飞。近日,“本味鲜物”和“肉敢当”两大品牌就分别获得由小红书领投和XVC基金的独家投资。
产品层面,它们单支定价8元左右,主打纯肉和高端概念,包装精美,还有一些新口味和新包装,比如葡萄、榴莲和便当盒包装,目标锁定为C端市场。
作为跨界者,这些新品牌的新玩法给传统烤肠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
本报记者 姚冰冰/文
烤肠新锐品牌不断涌现
近日,“本味鲜物”完成了由小红书领投的Pre-A轮千万融资。“本味鲜物”是一个定位为国内高端低温肉制品的初创品牌,2019年成立,产品以低温肉制品肠类为主。
几乎在同时,另一肉食品牌“肉敢当”也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XVC基金独家投资。“肉敢当”2020年创立,2021年6月上线产品,以低温香肠切入,现已推出原味、鱼籽、葡萄、榴莲四种口味。
在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类似品牌还有很多,如锋味派、小牛凯西、天海藏等都生产有烤肠产品。
这些新品牌都面向C端,单支定价8元左右,主打纯肉和高端概念,还有一些新口味和新包装,比如葡萄、榴莲,包装精美,有些还采用便当盒包装。
此前,记者曾关注过烤肠的包装。为了方便终端取用,不少食品厂家采用单冻包装或者单只装。
肉敢当的包装设计尤为值得一提。其在香肠盒内部设计了隔档,有效避免香肠出现粘在一起分不开的情况;同时加了密封盖,可放冰箱储存,避免串味和被污染,更方便家庭场景少量多次取用。
跨界者为啥纷纷看中烤肠?
新品牌为何纷纷看上了烤肠?
作为多个烤肠新品牌的生产商,成汇食品负责人康叶茂分析,烤肠是电商消费中排名靠前的类目,平均搜索量比其他产品高40%,具有爆品属性,而且目前C端领域还没有成熟品牌,新品牌的出现正迎合烤肠消费升级大背景。
知情人士介绍,这些新品牌的创始人,此前多从事其他行业,比如服装、化妆品等,比较熟悉品牌的网销和运营,或者有资本背景,通过一些大数据的分析,看好烤肠行业。
某新锐烤肠品牌联合创始人认可这种说法。他透露,自己熟悉的一个新品牌创始人确有资本背景,看到他们的烤肠做得不错跨界而来,主要做线上渠道。
康叶茂表示,新品牌和传统食品公司的思路和打法不同。新品牌的运营不仅仅是生产层面,而是有整套的体系和逻辑所在。“这些品牌定位做哪个平台一般是有各自的资源,推广方法都是短期内投放大量广告,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直播带货等途径提升基础销量,让客户产生黏性和复购,客单价一般在50元左右。”
新品牌为烤肠行业带来新变化
从早期的“1元肠”,到后来的“纯肉肠”,烤肠的创新和升级话题从未间断。
最直接的变化首先反映在价格上。单支烤肠价格历经了从最早的1元、2元到现在3元、5元,甚至8元、10元。随着电商渠道兴起,这给烤肠创新带来了新机会。
确实,以往烤肠的传统销售链条是厂家—经销商—终端—C端消费者,厂家进入市场分羹,面对的并非产品用户消费者,而是客户经销商。而与传统的烤肠经销模式不同,新品牌渠道链路短,直面C端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用户体验、评价,注重品质、好吃,在消费者喜好和需求方面下足功夫。
商业底层逻辑上的这种变化,也给行业带来一些新变化。
厦门源香食品营销总监任明华表示,新品牌更能跟消费者直接对话交流,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会带动行业向更好、更高端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加入也说明肉肠行业是活跃的、向上的,符合发展规律。
新品牌的生产和加工主要依托传统品牌,它们的出现帮助工厂消化了部分剩余产能。成汇公司布局电商渠道较早,和新品牌对接有着丰富的经验,康叶茂从三个方面做了阐述:
首先是产品层面,成汇公司储备了20~30款新品。新品牌为了增加客户黏性,会经常上新给消费者新鲜感,要求合作方有强大的产品储备能力。
其次是加工方面,比如遇到直播或者双11等大型活动,品牌方会有预估量,但往往和实际销量相差很大,有可能遇冷,也可能爆仓,那么工厂要具备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产品的能力。
最后是服务体系,除了生产,工厂端还承接了后续的生产包装和一件代发、售后等工作,需要整个团队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准备好各项应急预案,因为线上销售注重实效性,良好的消费体验对提升品牌方的店铺口碑和销量至关重要。
“我们工厂也为很多新品牌做代加工,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反映了对消费者和市场研究的结果。我们也在积极学习他们的打法。”山东某肉制品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推出一款高端儿童烤肠,将主要面向C端市场。
“传统品牌和线上品牌各有优点,术业有专攻,这样可以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线上品牌的缺点就是原料行情一波动,品质得不到保障。”福建御冠食品营销总监黄传庆表示,他们目前没有和这种新品牌合作,公司战略是坚持做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