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品牌专栏 > 详情

种业振兴拉开大幕

21-11-2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种业发展仍面临挑战。其中,解决种质资源“卡脖子”是首要任务。农业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事关种业振兴全局。在农业农村部11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介绍,今年3月我国启动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目前取得阶段性进展,一些濒临灭绝的资源又重被发现。“截至目前,农作物种质资源已全部完成共2323个县的普查与征集。畜禽方面,行政村普查覆盖率达到97.6%;水产方面,普查覆盖率超过95%,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不论是以矮秆资源利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绿色革命’,还是利用‘野败’型野生稻资源育成杂交稻的巨大成功,都说明作物育种的每一次突破,均离不开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钱前说,农作物种质资源已经成为种业竞争的焦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

  孙好勤表示,中央印发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列为首要行动,把种质资源普查作为种业振兴“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的首要任务。截至目前,农作物种质资源方面已全部完成共2323个县的普查与征集,畜禽方面行政村普查覆盖率达到97.6%,水产方面普查覆盖率超过95%,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发现了一大批新资源。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2.08万份,新发现鉴定畜禽遗传资源18个,新收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3万余份。这些资源有的年代久远、有的珍稀濒危、有的承载了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填补了青藏高原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空白。水产普查也发现了一批地方特色资源。

  ——抢救保护了一批珍稀资源。新采集猪、马、牛、羊、鹿、骆驼等六大畜种的遗传材料5万份。中山麻鸭、上海水牛等濒临灭绝品种,在这次普查中被重新发现并得到妥善保护,是这次普查的重大收获。据介绍,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新增资金1.15亿元,用于保护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各地也纷纷加大普查保护投入力度。

  与此同时,孙好勤介绍,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于9月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7月已批准立项,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10月正式投入运行。此外,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升级改造有关工作也开始启动。

  “这些都是我国农业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重要设施,是‘国之重器’。”孙好勤说。

  其中,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一是容量大,总容量达到150万份,保存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可以满足今后50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鉴定挖掘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需求;二是保存方式完备,基本实现了种子的低温、超低温保存,还可以保存试管苗和DNA,覆盖了世界上所有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三是技术先进,保存技术达到或者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保存全过程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可以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孙好勤介绍,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涵盖了1个长期库、1个复份库、10个中期库和43个种质圃。“长期库就是已经建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要负责长期战略保存的任务,是整个保存体系的核心。复份库建在青海,承担着备份保存任务。中期库分布在北京、黑龙江、河南等8个省市,负责对外分发共享以及向长期库、复份库输送资源。还有种质圃,布局在全国38个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要是解决果树等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问题。”

  “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已经正式批准立项,明年将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保存容量可突破2500个品种,超低温保存精液、胚胎、细胞等遗传材料可以超过3300万份,届时将位居世界首位。”孙好勤称。

  孙好勤还介绍,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在山东青岛,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建,今年10月28日已正式投入运行,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投资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保存能力达到35万份,可以基本保存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渔业资源,目前已经保存资源10万份。

政策护航“农业芯片”

  作为农业的“芯片”,今年种业备受关注,当前中国正在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今年年初,中央提出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种子是农业现代化基础,要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7月6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公开征求意见。7月10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9月,种子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主要修改内容包括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完善侵权赔偿制度等。10月1日起,《国家级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和《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正式实施。

  多位种业内部人士表示,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及种业,但今年政策力度远超从前,这些都代表国家振兴种业的决心,尤其是修正种子法,原始创新受到保护和鼓励,有望从根源上解决种业问题。

  与此同时,各种行业细则也加速出台。全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工作推进会日前召开,要求各地明确新任务,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增效益,落实水产种业振兴行动五大任务。尤其是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强化育种创新攻关,提升良种生产能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全力推进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不仅是水产品,禽类等种业短板领域也在加快发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近日审定通过了1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鉴定通过了新发现的18个畜禽遗传资源。此次审定通过的新品种配套系中,有3个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新品种,有13个是以地方品种为素材培育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其中,花山鸡配套系属于屠宰加工型黄羽肉鸡,将支撑家禽“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发展需求;华西牛是专门化肉牛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净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面广等特点,将提升我国肉牛的生产性能水平和供种能力。

  农业农村部表示,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抓紧部署实施,从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提升种业基地建设水平、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5方面,加快建立健全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创设出台更多更有力度的政策举措。

以科技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

  在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邓小明看来,我国种业创新工作存在“四重四轻”现象:一是重眼前需求轻长远规划,长期系统布局不够;二是重品种审定轻场景应用,产业导向不明;三是重项目实施轻体系建设,资源配置不优;四是重种子创新轻种业创新,全链条创新不足。

  “最大的短板之一是创新要素分散、开放协同薄弱。”邓小明谈到,这集中体现在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和社会资本资源进入难等四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表示,我国种业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全国种业年产值约1200亿元,却容纳了数千家种业企业。

  “小而散”的现状,不仅妨碍了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制约了其承接产业化开发的能力。

  目前,我国育种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80%以上的新研发品种来自于这些机构。但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及成果是以职称评审和通过审定为导向的,与企业产业化目标存在偏差,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等的政产学研合作较为松散,对产业的支撑与贡献度不够。

  如何更好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解决好创新主体错位问题,融合协同好各方创新要素,成为种业振兴的重要课题。

  据悉,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近年来着力推动构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重点联系高校、院所、园区、示范县市、乡镇、村、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农业科技创新10个方面的主体各10个单位,试图通过这些主体和载体的联系,共同探索构建技术研发供给。

  “包括种业创新在内的农业科技创新,不能仅仅是个体的单打独斗,必须更多依靠系统化、体系化的力量统筹推进,才能让农业更好地插上科技的翅膀。”邓小明说。

  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种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向。

  当前我国种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除了因体量小所带来的能力不足,还包括因“不敢”创新所带来的意愿不足。之所以“不敢”,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种业侵权事件特别是同质化、仿种子以及套牌侵权屡禁不止。

  “种业创新的最大难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障碍根源在种质资源的流失和被窃。”有业内专家直言,离开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种业创新可望而不可即。“现在很多企业都要靠买种子而不是靠创新驱动发展,还是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

  种子法修正草案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可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并可以获得授权”,但对其以商业为目的利用时,“应当征得原始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同意”。这也意味着,此后改良、修饰他人的育种成果,需要当事人同意并分享惠益。

  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表示,此次修订种子法,拟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让我国的植物育种保护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这对激励育种原始创新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韩松妍 综合整理)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