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三农资讯 > 详情

春茶“用工荒”问题突出 我国茶产业机械化“堵”在哪里?

22-05-05


  入春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复出现,今年春茶“用工荒”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70%,但茶产业远达不到这一水平,茶产业机械化的“堵点”在哪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纪委书记唐小林:“国人过度追求成品茶特定的外形,这种消费习惯加剧了茶产业机械化的难度。”

名优茶劳动力成本超八成

  “茶产业在我国仍是劳动力高度密集型行业。”唐小林说。

  茶产业作为近20个产茶省区的特色产业、致富产业、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产业形态还是以茶叶初加工(含传统茶叶初加工和精加工)为主,即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成毛茶和以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拣剔等加工成出口茶等。唐小林说,茶叶加工的重点在初加工,也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基础和产出经济效益的关键。我国茶叶初加工产品大体可分为名优茶和大宗茶两大类。近年来,从总产量上看,名优茶和大宗茶几乎平分秋色,名优茶价值远高于大宗茶。但近年来,名优茶已逐步呈现增量趋缓的势头。

  名优茶主要是以春季幼嫩匀齐的芽叶为原料加工而成,劳动力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80%—90%,而鲜叶原料的采摘又占据近70%的劳动力成本。通常要5万—6万个嫩芽才能加工成1斤高档名茶,这就是一些高端名茶的价格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近10年来,尤其是疫情以来,春季“用工荒”问题在全国各茶区愈加普遍、愈发突出,尽管各地茶区政府为解决“用工荒”问题煞费苦心,但还是有很多茶农或茶企“望茶兴叹”。春茶无法按时采摘,夏秋茶更是只得完全放弃。我国茶叶种植面积460多万亩,但平均产量和产值却很低,茶资源严重浪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目前,我国茶产业的机械化程度,可以说只是初步机械化。”唐小林说。

  从整个生产顺序看,茶产业机械化可划分为茶园管理、鲜叶采收、初加工、精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等环节。目前,全国茶产业机械化状况是,茶园管理专用机械领域基本上是空白的,现有耕作、除草、施肥和灌溉设备多是借用农业领域非茶类作物用的管理机械;鲜叶采收,仅有往复切割式采茶机较广泛地应用于大宗茶生产中,名优茶采茶机尚在研究实验中,产业化尚需时日。初精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即除少数外形要求很特殊的茶叶(如碧螺春)外,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成套化、标准化程度仍很低。再加工(主要指花茶窨制、黑茶压制)等阶段只是部分实现了机械化。深加工,如速溶茶加工、茶叶内容成分的浓缩、提取等专用设备基本上是借用食品、化工、医药领域的专用设备。

形态要求加剧机械化难度

  “‘用工荒’问题背后还有深层原因。”唐小林说,“国人过度追求成品茶特定的外形,这种消费习惯加剧了茶产业机械化的难度。”

  唐小林分析说,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过于讲究茶品质的消费特点,且都要求是用匀齐幼嫩完整芽叶精制而成,在很大程度上把茶叶视为一种“工艺品”。我国历史上创制了众多的传统名茶,形成了推崇茶叶外形和个性品质的独特茶文化,即讲究茶叶色香味形。历史名茶及新创制名优茶,都是在优越的生产环境、特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加工工艺等条件下形成的,本应属于稀缺高端产品。但现在采用匀齐幼嫩完整芽叶作为茶青,几乎成为从名优茶到大宗茶所有品类都遵循的标准、追求的产品形态。

  唐小林表示,当前还没有合适的机械能采摘匀齐幼嫩完整的茶树芽叶,至少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难以产业化。现有的成熟采茶机械主要适用大宗茶鲜叶原料的采摘,而这个特点与我国现行茶叶产品结构、标准体系、加工技术、加工装备等是不匹配的。由此看来,行业发展还缺乏前瞻性顶层设计。

需建立新的品质评价标准

  “茶产业要彻底摆脱‘用工荒’问题,就必须改变和调整固有的产品品质观念,让茶叶回归其作为普通有益健康的饮料属性。”唐小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从科学的视角看,人们饮茶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水浸出物质的多少决定了茶叶饮用价值的高低。六大茶类中无论是哪一类,其水浸出物质的多少并非与嫩度呈直线正相关;相反,有时鲜叶芽头过嫩,尚未发育完善,其内含物质并不高,茶叶内含物质的多少与其外形无关。唐小林说,所以要建立一套不同于现有名优茶品质评价的优质茶评价标准体系,以水浸出物含量为基础,以内质如滋味、香气、色泽为重心,淡化茶叶外形。

  唐小林进一步解释说,品质评价标准是产品结构调整的指挥棒。只有逐渐建立起我国主流茶产品的优质茶现代加工模式,即建立机械化采摘、简洁化工艺、模块化装备、自动化加工,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现代加工新模式,让茶产业快速有序有效地摆脱小农作坊式加工模式,才能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茶产业的机械化、工业化、标准化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用工荒”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那么,怎样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呢?唐小林说,产品结构调整,既要兼顾个性化,又要兼顾规模化。个性化就是仍应保留部分既有市场又有效益的优秀名茶,让一些历史名茶得以传承。

  同时,行业舆论、产业政策要注重引导,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科研院所加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最终构建起全新的茶产业标准体系。

  以日本为例,20世纪70年代,日本茶叶机械化采摘基本得到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对6个主要产茶县的统计调查显示,春茶机采率80%以上,夏茶机采率90%以上。日本茶产业的发展模式表明,不以外形作为评判茶叶品质因素,只注重茶叶的内在品质,更有利于推动采茶全部机械化、加工工艺及装备全部标准化。

  “中国茶产业是能够像其他农作物一样推广机械化的。”对此,唐小林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分类开展机械化;二是可以采取类似农机补贴的政策,但要以成套机械及优质、创新机械为主;三是茶产业的小散弱是根本制约因素,但对不同规模企业要区别对待,大者求规模,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是行业的主流,逐步按照“四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要求,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小者求个性,做到小而精、小而特,以满足市场小众、高端消费群体。

  (来源:茶周刊)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