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海稻虾种养实现“一田多收”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新联村瑞沃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内,技术人员李志刚正坐着小船,巡看池塘内小龙虾生长情况。塘内,棵棵水草长势茂盛,不时可看到一只只小龙虾在水中东奔西窜。李志刚边查看,边从塘口里提起一个地笼,露出水面的小龙虾,活蹦乱跳。4月初,基地按照每斤150尾的小龙虾苗进行科学投放,现在每只均长到约10厘米长。
东海县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被誉为“百库之县”,不仅生态环境优越,而且土壤肥沃,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8万亩,年产稻谷近60万吨。“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是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既可稳定水稻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又可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促进渔业提质增效,实现绿色循环发展。”东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卫团介绍。
东海县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了《东海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方案》,鼓励和扶持农户参与其中。2018年,从事多年水产养殖的李前方投入2200余万元,在新联村流转3000亩土地进行稻虾综合种养。“刚开始,我们采取连作综合种养方式,县里科技人员给我们全程指导。”李前方说,“除去虾苗和饲料等成本,每亩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千元以上收入。”在大户的带动下,东海县稻虾综合种养百亩连片基地达到21个,并被确定为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20个试点县之一。
一样田地,不同的种养方式问题,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但这种连作模式存在重茬套茬问题,极可能造成小龙虾近亲繁殖,影响虾苗品质,长成率不高。”东海县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傅纯洁表示,“稻虾连作”种养存在弊端,“塘口里小龙虾数量不清,造成养殖户在水质、水草、投饵等方面难以做到精准、科学管理,易造成投入多回报少的现象。”
为修复这一种养漏洞,东海县积极寻找破解方法,并于2020年开启了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新模式最主要的变化是‘繁养分区’,以前田块基本上常年有水,龙虾繁养都在一起,底数不清,大小虾不等。现在10月份水稻收割后就将塘口内龙虾清塘,进行干塘过冬。第二年开春后,对塘口进行全面消毒后再放水,并依据塘口大小进行科学投放规模苗种。”李前方说,这样便可有效打破过去底数不清、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端。为适应新模式,李前方将3000亩水面分成45个塘口,设置8个育苗塘,建立渔业物联网监测平台,约100台摄像头分布在田块各个角落,可随时查看小龙虾生长的温度、水质情况。
李前方介绍,小龙虾一般到6月份芒种前可售完,此时不耽误插播单季稻。每年的11月份至下一年的5月份,是稻田的空档期,发展稻虾种养不仅让农业实现了绿色生态循环利用,也契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实现了稳定粮食面积、增加农民收益。目前,李前方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被确认为全省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
“升级后的种养新模式,效果真的不一样。”作为该县第一个流转140亩土地从事稻虾综合种养的陈墩村村民陈前进深有感受。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稻田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稻田的害虫可为小龙虾提供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可为水稻生长提供养料,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每亩小龙虾产量大概在100到150公斤,稻谷逾500公斤,亩产值在6000至8000元,亩均效益比常规水稻高2至3倍。目前,东海县拥有稻虾综合种养百亩连片基地40个,面积3万余亩,实现“渔肥稻香、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大大提升了土地产值和效益。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