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食品精深加工形成产业化新格局
本报记者 高 伟 通讯员 姚自强
近期,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边境合作区内的俄麦诺提拉米苏生产车间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生产现场繁忙热闹。而与之毗邻的俄式冷饮海象皇宫的生产车间也开始复工复产。
“百年口岸”绥芬河注重推动产业升级,借地缘优势,促进俄式食品加工业向规模化迈进,目前已经形成产业化新格局。目前,绥芬河拥有提拉米苏、面包、火腿肠、面条、冰淇淋等多种俄式食品加工企业120多家,分布在边境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多点开花,俄式食品精深加工促进绥芬河自贸片区加快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俄罗斯商品尤其是食品的进口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如何逆势而上,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发展新契机,以填补国内市场对俄式食品的需求?这需要加大产业的调整与升级。
提拉米苏蜂蜜蛋糕是一种俄式食品,以味道香甜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绥芬河市加大研发力度,将提拉米苏生产向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培育了俄麦诺、俄之恋、麦克西盟等大型生产企业。创立于2015年的俄麦诺食品公司集研发生产、标准制定及国内市场销售于一体,成为引领提拉米苏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从全球优选原材料,引进俄罗斯传统工艺和配方,与国内食品机械制造企业合作研发6条全自动食品生产线,实现了提拉米苏的国产化加工,目前公司可日产提拉米苏30多吨。小小的提拉米苏成了大产业,企业共安排就业200多人,产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如今,绥芬河市拥有几十家提拉米苏生产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0多家,从业者有六七千人。
前几年,在绥芬河一家生产俄式火腿肠的“吃货公司”声名鹊起,这是由中俄两国生意人携手创办的企业。2017年,52岁的安德烈·阿扎尔诺夫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中国人喜欢俄式产品,于是他与俄合伙人伊格尔在绥芬河注册了公司。为了让产品销售得更好,又相继吸收了两名中国商业伙伴加盟。四个合伙人优势互补、各司其职,如今他们的产品销往河南、甘肃等多个省份,目前每天的销售量在500千克左右,产品供不应求。
海象皇宫冰淇淋品牌诞生于1945年,2016年被绥芬河祥光经贸有限公司引入国内,因口感不甜不腻迅速获得中国消费者认同,成为热度经久不衰的“网红冰淇淋”。为适应中国消费者习惯,祥光经贸有限公司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去年冬季在绥芬河边合区建立3条生产线,生产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传统袋装冰淇淋、棒冰、紫皮糖等100多个品种,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