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李家洋村:又到一年榨菜飘香时
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李家洋村一处榨菜地上,八九名小工或站或坐,一手握住榨菜头,一手拿着镰刀快速把榨菜叶削去,一个个嫩生生的榨菜头随即落入竹筐。
“去年11月份种下的榨菜,一般清明节前后可以收割。”农户徐志明种植榨菜已有40多年,他说道,今年雨水充裕,榨菜产量比去年高,个头也比去年大,第一批榨菜从3月26日开始收割,要在10天内割完。
李家洋村是远近闻名的“榨菜村”,榨菜种植和腌制已有近70年历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1号线迈向这个小村庄,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李家洋村于去年3月整体征迁,种植榨菜的农户从八成减至三成左右。
徐志明是目前李家洋村为数不多的榨菜种植加工户之一。今年,他的榨菜田也“缩水”了,减少至3亩,亩产量约三四千公斤。
为抓紧时间采收鲜榨菜,今年他请了好几名小工,邻居也赶来帮忙。“榨菜收割是有时效性的,收早了,水分多不易贮存;收晚了,菜老了口感就差了,所以特别讲究收割时间。”
一天下来,徐志明的榨菜田收割了3000多公斤榨菜。
“今年榨菜不愁卖。”徐志明的妻子毛文娣笑着说,榨菜才刚收割,她的微信上就有很多客户下订单。“有个钢材厂的老板要了50公斤榨菜头,还要了50公斤榨菜叶,带点嫩头的叶子腌制后比榨菜头还好吃。”
毛文娣说,过去她家在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售卖榨菜,这些年在网上销售,订单源源不断,今年由于李家洋榨菜田“缩水”,榨菜就成了“抢手货”。“去年价格是每公斤40元,估计今年还能涨一些。”
一颗颗色泽翠绿的榨菜头装上三轮车,直接运送到附近进行脱水、腌制,在整齐排列的“七石缸”中,满满一池的“碧绿”,煞是壮观。
李家洋人腌制榨菜,用的是老法子,有十多道手工加工程序,经过3次腌制、3次榨干,加工完成的榨菜皮薄肉嫩、味道鲜美、口感爽脆,还有一股沉郁绵长经久不散的香味。
60年前,李家洋人徐小毛从四川涪陵(现重庆市涪陵区)一名货郎口里得知一种美食,就是风干脱水加腌制的青菜头——榨菜,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回种子,成功种出青菜头并腌制出李家洋第一代榨菜。他又找来祖籍李家洋村曾在上海从事榨菜加工的技术员徐信岳,采用传统的“三腌三榨”技术对榨菜头进行腌制,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榨菜种植加工之路。
分田到户后,李家洋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榨菜、加工榨菜,且自产自销。榨菜不仅成为李家洋村的经济支柱,还带动涵玉村、石山弄村等周边村庄种植榨菜。
整村征迁改变了李家洋村以种植榨菜为主的格局。李家洋村党支部书记徐兴龙说,目前全村榨菜地仅剩100多亩,而数年前全村榨菜种植面积达700多亩。
目前,李家洋村正向榨菜加工业发展,榨菜种植已逐渐向周边村庄辐射,村内两家榨菜加工厂将收购的新鲜榨菜头进行再加工,并延续古法腌制工艺,继续榨菜飘香。
(来源:鄞州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