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品牌专栏 > 详情

广东开平绘就现代农业发展多彩画卷

21-12-23

本报记者 谢 伟 通讯员 萧 萧 苏清岸

  广东开平属于东南沿海水稻优势区、沿海生猪优势区、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南方马铃薯优势区规划范围,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开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国首批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近年来,开平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围绕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2010年,开平市农业总产值38.45亿元;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3.54亿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2万元。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表示,下一步,示范区将重点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构建大基地、大科技、大融合、大带动、大加工“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格局,聚力打造绿色发展引领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绘就现代农业发展多彩画卷。

机械助力生产收储

水稻产值持续提高

  金色是收获季节最激动人心的色彩,开平各地的水稻生产每年进入收割期时,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如同一幅幅“秋风卷金浪,稻谷遍地香”的画卷。看着稻田中颗粒饱满的稻谷,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赤坎镇严边村,金黄的稻田一片连着一片,这里没有往日农民挥舞镰刀收割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履带收割机在来回忙碌着。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以螺旋形路线前进,所过之处,水稻如理发一般被齐刷刷推平。转眼间,一片片稻田就被收割完毕,并且一次完成切割、输送、脱粒等作业。随着现代化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推广,如今,在水稻收割期,农民用农机实现了高效的机械化收割,不再饱受“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赤坎镇雨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侯富阳告诉记者,合作社已实现超九成水稻机械化耕作,该社开展规模化种植,范围遍及赤坎、塘口、百合等镇。他认为,机械化生产将成为开平市今后水稻种植、采收的一大发展趋势,有力促进水稻产业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了,我们也可以承包更多田地,大家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侯富阳一脸满足地说。

  近年来,开平市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产地市场带动能力,推动产业振兴向精细化施策。2020年,开平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84万亩,比上年增长2.5%,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9.63万亩,比上年增长2.5%;粮食总产量(折粮)22.47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稻谷20.97万吨,比上年增长5.6%。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开平市拥有咸蛋、皮蛋、马冈鹅3个省级特优区,这是开平市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一个缩影。当前,开平市正在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竞争力城市。《中共开平市委关于制定开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纵观开平禽业,‘特色’是最大的优势。”开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邝潮基介绍,开平市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为当地优质禽业发展提供了温床,也让禽业以“特”闻名。开平市拥有出口量排名全国前列、全省唯一一家具有出口欧盟资质的蛋制品加工出口企业——旭日蛋品公司,蛋品加工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生产的咸蛋荣获“广东名牌产品”“广东十大名蛋”称号;开平市拥有“广东四大名鹅”之一的马冈鹅,以鹅香浓郁、口感嫩滑而名声远扬,成为响当当的品牌;开平市拥有优质国鸡养殖聚集区,养殖量之多甚至被业界称为“鸡窝”,国鸡品质上乘,售价常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是开平市省级家禽现代农业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早年以出口为主,2015年起逐步转向国内市场,与麦当劳、肯德基等消费端企业研发团队合作,在产品创新应用上做文章,从传统的咸蛋、皮蛋,延伸到咸蛋黄及咸蛋清深加工领域,小小鸭蛋“孵”出亿元产值,这样的例子在产业园还有很多——广东圣迪乐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自动化养殖基地,让“十个人照看百万只鸡”成为现实;华昌马冈鹅养殖场,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反季节生产,使母鹅提前两个月产蛋,填补了4—7月鹅苗生产的空白……2020年,开平市省级家禽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年总产值19.57亿元,占当年产业园农业(畜牧业)总产值的72.53%。开平市形成区域明显、特色集中的家禽产业,其中,金鸡镇、月山镇为优质鸡养殖优势区,金鸡镇、苍城镇为生态蛋鸭养殖优势区,马冈镇为特色马冈鹅养殖优势区,产业园区将着力稳住家禽产业特色优势,扶持一批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打出区域特色产业组合拳,辐射带动当地家禽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扶持鼓励创新创业

强化农业人才支撑

  为深入实施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人才提升工程,开平市举办了决策咨询专家(农业)聘任仪式、农业专家研讨会、农业与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等系列活动,以人才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开平市创新建立农业决策咨询专家智库,借助专家“外脑”智慧,为开平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018年,开平市聘请了首批10名农业专家为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多年来,各位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为开平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与乡村振兴,去年,开平市又决定增聘3名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专家。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开平市举办了农业与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中华农业文明馆馆长卢勇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各镇(街)分管农业领导、农办主任、全市各村党组织书记等320多人参加培训班。为鼓励和扶持优秀农业人才创新创业,开平市在全市评选了一批优秀农业创业创新项目或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与企业科研合作项目,给予每个项目10万—20万元资助,进一步发挥了优秀农业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开平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助力。

整合资源打造形象

农产品迈向“品牌时代”

  开平市是闻名遐迩的农耕宝地,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县,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更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如今,开平市致力于打造绿色农产品之都,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开平市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江门市名特优农产品10个,广东省“粤字号”农产品2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9个,广东省“十大名牌”产品4个,累计认证有机食品19个、绿色食品10个、无公害农产品65个。

  开平市以盛产各类优质安全农产品著称,农业产业独特优势和农业品牌价值集中体现在“境、文、物、信、品”等方面。境——素有“小武汉”之称,冲积平原积土而沃。开平市地理条件优越,潭江、苍江相会,水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文——侨乡民俗文化熏陶,农耕文脉源远流长。华侨历史、碉楼文化、侨乡文化、潭江文化、农村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多元精彩的开平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开平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物——多项产业包罗万象,道地农产品种类丰富。开平市农业产业规模大,生产能力强,销售畅旺,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域内特别是珠三角核心城市群重要的农产品供给来源地。信——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质量监管全程可溯。开平市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品——用心耕耘安心畅享,在地风味淳正如初。

  开平市副市长张伟业表示,以“境、文、物、信、品”为重要支撑,开平市农产品公用品牌彰显特色优势,展现出了侨乡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开平市构建了“标准化生产基地+检验检测机构+专业化物流配送”现代产销模式,着力打造农产品全程管控、产品购销体系。2016年9月,开平市出台了《开平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2017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2018年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核查验收。张伟业表示,围绕农产品安全和品牌打造,开平市强化属地责任,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对属地内的食品安全负责,把工作落到实处;开展专项整治,对禁止使用和销售剧毒高毒农药及非法添加、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蔬菜质量标准,重点抓好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生产主体,指导基地按标准生产;完善追溯体系,从产地到销地,从农田到餐桌,抓住关键环节,建立严密的生产记录等多项落地措施。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力保证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让开平农产品高端优质形象日渐深入人心,为开平精致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打开了“绿色通道”。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