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未来成长 > 详情

长沙高新区多举措提升校园食安指数

21-12-03


本报记者 欧阳军

  “我们在全区学校食堂引入LESS厨房管理体系,区财政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有计划地对辖区30所公办学校及幼儿园食堂的功能布局进行全方位的改造调整,从根本上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指数。”长沙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冯勇介绍。作为长沙市第一个学校食堂“样板间”,雷锋第二小学就经历过使用空间的重新优化。该食堂的作业区原本只有一个入口,人、货同进同出,食材有被污染的风险。在食安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在食堂里增设了一个货品入口通道,实现人货入场的分流,从根本上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指数。

  该分区的分区、该隔离的隔离、该配备消杀设施的配备消杀设施,高新区学校食堂基本做到食品加工从生到熟、由脏到净“单向通行”,不走“回头路”;垃圾转移与食品传送严格区分线路,拒绝交叉;洁净区域定时消杀,非洁净区域“三防”到位……扎实的硬件条件为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既要靠“硬件”,更要靠“软件”。高新区的学校食堂能成为“样板间”,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该区在“软件”管理上下足了“硬”功夫。

  该区从制度规范层面,为学校食堂的科学、安全运行“立规矩”。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教育局密切配合,在辖区学校食堂推行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定了《校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膳食委员会工作制度》等36项食安管理的制度标准;设计了《从业人员培训考核记录表》《进货查验记录台账》等20套日常登记的台账表格,明确了学校自查、专项督查、日常检查的具体项目,实现从人到物、从场所到设备、从操作间到存储间、从学校自查到部门检查,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倒逼学校主体责任的落实。

  学校将制度从纸上运用到食堂的实际运行中,刻在每位食堂工作人员的心头上。雷锋第二小学的食堂办公室里,近10米长的墙上挂着留样记录、中心温度记录等数十本工作流程记录本。记录本上有时间、有要素、有签名,督促着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安全管理的标准。

  借助互联网手段,打造“智慧食堂”管理平台,推进“统一配送、阳光采购”,该区从源头严把食材供应关。“学校食堂食材全部通过该平台集中采购,赋码入库。库存食材物资一律扫码出库,先进先出,建立数据可共享、问题可溯源、责任可追查、安全有保障的食材管理机制,进一步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的防火墙。”冯勇介绍。

  借助标准化手段,固化其在校园食堂管理上的探索和成效,是高新区在校园食堂安全管理上更优一成的重要原因。今年6月,高新区率先在全省发布了《学校食堂建设要求与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在辖区公办学校全面推行,鼓励民办学校推进,进一步做实校园食堂安全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

  “能够走进孩子学校的食堂,深入了解食堂管理的举措,并为优化孩子们的用餐提供建议,对孩子在学校的用餐更放心了。”麓谷二小学生家长李英作为学校膳食委员会成员,对于学校组织的家校互动活动表示满意。

  长沙高新区积极推动各学校成立膳食委员会,吸收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每周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并现场试吃,推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家校联动,集聚了校园食安管理的合力,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该区还通过举行家长会、师生大讲堂、座谈会等方式,严格落实每个学年不少于10课时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将食育文化与孩子们的学科文化相结合,将勤俭节约的美德植入孩子们的心中,引导广大师生当好自身食品安全的“守门员”,构建校园食品安全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