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药产业标准化试点再结硕果! 《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ISO国际标准发布——中国掌握灵芝产业全球质量话语权
(本报记者 张恒金)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向全球发布国际标准《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ISO/TS 25006∶2025)。该标准由浙江省“山区26县(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级标准化重大试点”牵头单位——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仙谷”)旗下研究团队主导制定,是寿仙谷继《中医药——白术》ISO国际标准之后第二个以“山区26县共同富裕”实践为基础、直接上升为国际规则的中医药标准。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试点近三年来取得又一重大成果,也为我国中医药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方案”。
《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破解产业困局:从“无标可依”到全球规范
破壁灵芝孢子粉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型代表,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6.8亿美元。“过去国际交易缺乏统一标准,中国企业常遭遇技术壁垒。”标准第一起草人、寿仙谷副董事长李振皓博士指出。
李振皓介绍,新标准首次明确了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原料基源、加工工艺、有效成分含量等核心指标,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全球通用的“质量语言”。该标准凝结了寿仙谷30余年科研积淀,其自主研发的“低温超音速气流破壁去壁”专利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加工中重金属污染和成分流失的行业难题。
寿仙谷破壁灵芝孢子粉(去壁的)
山区试点赋能:标准化驱动全产业链升级
寿仙谷作为试点承担单位,通过构建覆盖育种、种植、加工、追溯、流通5大环节的125项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浙产中药实现三重跃升,交出高分答卷。
寿仙谷植物药研究院
试点突破性主导制修定5项ISO国际标准,其中《中医药——灵芝》《中医药——铁皮石斛》《中医药——白术》已被多国采用。此次《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ISO国际标准更联合多国专家历时3年半完成,使中国首次掌握该品类全球质量话语权,实现了国际规则主导力跃升。
目前,该试点的标准体系已在50余家单位(含合作社、企业)推广,驱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共同富裕成效显著。在浙江金华武义寿仙谷基地,200余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从2万元增至8万元。试点成果——灵芝全产业链标准关键技术在浙江、吉林等18个省推广24万余亩,新增间接效益258亿元,助力58万余户农户增收;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在浙江、云南等12个省份推广应用,累计面积67万亩。
乡村振兴新引擎:“浙产名药”激活山区经济
试点以标准化为抓手,将道地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团队专家示范基地技术结对服务机制,为浙江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标准、科技支撑和帮扶服务。
具体来看,试点聚焦灵芝、铁皮石斛、杭白菊、温郁金等10余种浙产道地药材,推广应用优良品种、生态种植模式、无烟草木灰、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综合防治以及产地精深加工等技术,在丽水、武义等山区县累计建立381个示范点,应用面积达26.85万亩。寿仙谷率先探索传统中药与康养结合的市场拓展,建设了有机国药养生园,年吸引游客12.6万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超3000万元。此外,杭州、湖州、丽水等地聚焦“浙产名药”的精准政策与投入,有效盘活了山区资源,促进了三产融合,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山区乡村产业兴旺的强劲动力源。
寿仙谷有机国药养生园
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标准撬动全球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标准发布标志着我国在中医药国际规则制定中实现“三级跳”:寿仙谷“灵芝全产业链高品质加工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次将核心专利融入国际标准,成功将技术优势转为国际规则。此前《中医药——灵芝》ISO国际标准发布后,中国灵芝出口额猛增284.5%,打破了国际贸易壁垒。此次标准制定,为浙产灵芝孢子粉进军欧盟原料药市场铺平道路,抢占了产业制高点。
寿仙谷武义总部
“中医药国际化要靠标准互认打破文化隔阂。”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表示,企业正推动灵芝、铁皮石斛等浙产中药以原料药形式进入欧盟,并同步建立符合欧盟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GMP)的质量控制体系。
标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引擎,正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医药标准化将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指导下,《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ISO国际标准的成功发布,是浙江中药产业标准化试点从“立规矩”到“树标杆”的缩影,不仅照亮了全球灵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彰显了中国通过标准设定将传统中医药智慧转化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决心。
《中国食品报》(2025年08月20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