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三农资讯 > 详情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部署今年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22-03-24

  本报讯  (记者杨晓晶)日前,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在北京联合召开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对各自领域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部门协同,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会议指出,2021年各地区各部门紧盯突出问题,强化监管执法,全国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7%、95.3%、98.4%和98%,农资质量总体有保障。会议强调,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生产资料是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必须保证质量,不能有假、不容有假。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聚焦重点时节、地区、问题和环节,落细落实隐患排查、执法办案、监管创新、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网络销售假劣农资治理、联动机制等六项任务,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据了解,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将突出抓好春耕备耕春管和夏种夏管两个农资使用旺季;突出抓好农资产业园区基地和销售集散地,抓好粮食、“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和监督抽查、群众举报问题多发区;突出抓好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肥料养分不足、农药兽药添加禁用药物、农膜质量差等4类问题;抓住重点环节,生产环节以黑作坊黑窝点为重点,销售环节以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和游商兜售为重点。各地以县为单位,集中开展一次春耕农资拉网式排查。加强日常监管,不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和暗查暗访、飞行检查。特别是对以往发现问题较多的企业和产品,加大检查频次。

  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4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农资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2年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10项举措,福建、山东、河南、四川有关部门负责人做了交流发言。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农资打假工作,依法办理了一大批危害农资安全犯罪案件,表明了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打击犯罪,保障农资安全和农民权益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据介绍,此次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4件案例由山东、上海、吉林、黑龙江检察机关办理,涉及农药、兽药、种子、化肥多个领域。这些案例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严惩制售伪劣农资犯罪,保障农资安全。检察机关对制售伪劣农资犯罪各环节开展全链条打击,如张某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中,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3名被告人均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对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给予严厉制裁,对潜在的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二是精准认定案件性质,准确适用法律。如刘某某销售伪劣种子案以销售伪劣种子罪定罪处罚,易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兽药案等3件案例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体现了对危害农资安全犯罪的从严追究。三是积极追赃挽损,能动司法保护农民利益。检察机关在严厉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的同时,积极帮助被害农户挽回损失。如在刘某某销售伪劣种子案中,办案人员逐户走访被害农户了解情况,确定农户损失,敦促犯罪嫌疑人对全部被害农户进行赔偿,有效修复被破坏的农村社会关系。四是加强协作延伸检察职能,净化农资市场。办案中,检察机关与当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有效打击合力。如在于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中,检察机关将依法惩治犯罪与推动社会治理相融合,以制发检察建议书等形式,联合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保障农资安全。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紧盯重点对象、重点产品和薄弱环节,依法从严惩处危害农资安全犯罪,加强农资安全法治宣传,多措并举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合法生产、诚信经营,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资安全。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