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经济观察 > 详情

贵州遵义:茶叶出口带来好效益

22-02-10


  近日,从贵州省遵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遵义茶叶出口却保持强劲势头,出口量、额再创新高。遵义海关检验检疫出口茶叶5600吨,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九成以上;出口额达2.08亿美元,平均单价为37627美元/吨,平均单价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单价的6倍。遵义俨然成为贵州乃至西部地区茶叶出口第一大市。

  近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寻找经济新增长极,不断构建内陆开放发展高地,围绕“一带一路”助推贵州茶、遵义茶走向世界、享誉世界。遵义市着力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扶持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工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湄潭县连续蝉联“全国茶业百强县”榜首,凤冈、正安、余庆等进入中国茶业百强县。目前,遵义市现有茶业注册企业1511家、加工大户近900家,其中还不乏国家级龙头企业。全市茶产业加工产值165.33亿元,茶产业成了第一大绿色食品工业。

  “茶叶出口必须依托市场,精准对接主体,想方设法为他们搞服务、谋出路,没有条件制造条件,抓生产加工抓茶叶出口。”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针对国外市场,遵义市农业农村、海关、税务、商务等多部门联动上门精准服务出口企业,强化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茶园标准化创建、茶叶出口备案基地建设,打牢出口基础。目前,遵义市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51家,出口量逐年递增。

  “绿色坚守是遵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必须因地制宜推动以茶为引领的绿色食品工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品牌提升,提高茶叶市场核心竞争力。”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成就了遵义茶的好品质,自古就是茶叶生产的优质区域。从“茶马古道”“盐茶古道”到“一带一路”,遵义茶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在质量和品牌上下功夫,打造了遵义红、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遵义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增速居全国首位,这样的强劲势头背后,是产业发展红利的见效,是敢闯新路敢为人先的奏效,是政、企、民抱团发展的收效。”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骆地刚说。

  在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骆地刚夫妇返乡带领乡亲们共同创立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辐射二龙村和周边大松村种植茶叶,成为名副其实的“吃茶饭、发茶财”的茶叶专业村,乡村越来越美,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这里普通的茶农仅在茶园务工收入都可以达到6000元以上。2019年,在政府引领下,公司开辟新径,又做起了茶叶出口生意,出口量逐年提升,合作社和老百姓干劲越来越足。“茶山已成了农民增收的‘靠山’。正是有了茶叶出口带来的好效益,农民有了奔头、企业有了赚头、干部有了盼头。”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4年前,由于物流成本高、外贸订单少等因素,遵义大部分茶叶出口还是代理出口,茶叶出口量不足1000吨左右。从探路发展到实现破局,2021年遵义茶叶出口量5600吨,占全省茶叶出口九成以上;茶叶出口规模和优势不断扩大,茶叶出口成了遵义茶产业发展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的新增长极。

  出口和内需共抓,质与量同提。遵义将持续扶大做强茶叶企业,促进加工技能升级,努力建设成国内最大的大宗茶出口基地,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优质绿茶、红茶加工贸易基地,积极建设“中国茶业第一市”,用一枚茶叶实现兴业带富。

  (徐春燕)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