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璀璨,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是明、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叶子花、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
等待真相!看房被抓小伙母亲称儿子绝不会强奸
来源:冬呱看点[等待真相!#看房被抓小伙母亲称儿子绝不会强奸#]8月29日,看房被控非法侵入住宅案件即将开庭,正观新闻冬呱直播记者前往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见到了被告人王某阳的母亲,截止目前,她的儿子已经
逆行还狂扇小哥耳光的“路虎女”被行政拘留十天!
来源:齐鲁晚报8月29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独家报道《逆行插队又追尾!“路虎女”竟扇小哥十几耳光!放言“饶不了你”》一事,当晚十点半左右,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发布情况通报,打人女子被行政拘留10日
教师节礼物引争议 园长与幼儿园对簿公堂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重庆8月31日消息(记者王海)一起因教师节礼物引发的劳动争议案近日尘埃落定。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峡幼儿园前园长王某仙(化名)因在2023年教师节前夕“收受”学生一盒价值6.16元的巧克力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重庆湖北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9月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9月1日白天,陕西中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南部、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东南部和西北部、四川中东部、重庆、贵州东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大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中科漫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们在线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 久久漫画 对话遭逆行女司机殴打者:我忍了又忍,仍头晕恶心 舞蹈系列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26 “长沙女干部不雅聊天”事件举报人披露举报缘由 被打伤男子将起诉逆行路虎女司机 教师节礼物引争议 园长与幼儿园对簿公堂 一旅客在大巴车上被发现身亡,涉事方回应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最新连载 教师节礼物引争议 园长与幼儿园对簿公堂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们漫画画免费漫画看 逆行还狂扇小哥耳光的“路虎女”被行政拘留十天! 今年第10号台风“珊珊”已加强为强台风级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发生3.8级地震 湖南醴陵养猪场爆炸事故致7人死亡,10人获刑 山西兴县一工厂车间发生爆炸 造成3人死亡 你的手机可能正在被监听!警方紧急提示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发生3.8级地震 受以军撤离令影响 联合国被迫暂停加沙人道物资运输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发生3.8级地震 山西兴县一工厂车间发生爆炸 造成3人死亡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破解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免费画完整版 对话遭逆行女司机殴打者:我忍了又忍,仍头晕恶心 一旅客在大巴车上被发现身亡,涉事方回应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画免费画完整版百度网盘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完整漫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资源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 签约作家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续作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全集高清 山西兴县一工厂车间发生爆炸 造成3人死亡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删减全集免费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第三节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删除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爱看漫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最新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最新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完整漫画 “长沙女干部不雅聊天”事件举报人披露举报缘由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删减看全集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阅读漫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漫画无删减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完整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香蕉漫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阅读68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阅读完整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韩漫无删减版免费漫画全集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删除改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未减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差差漫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韩漫无删减免费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59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册改61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发生3.8级地震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快看 湖南醴陵养猪场爆炸事故致7人死亡,10人获刑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韩漫观看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破解版在线阅读完整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剪切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19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32 我在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 完整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免费入口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12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无删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无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 百度网盘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第1话在线阅读-多漫吧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59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73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破解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改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sblp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PDF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54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漫画免费观看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亲亲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土豪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72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11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动漫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70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360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69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完整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35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60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原本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43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破解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完整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58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重庆湖北局地可达40℃以上 “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雷军回应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0级地震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原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最新免费阅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47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51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作者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破解版在线阅读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泰浩最新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9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53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61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59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最新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27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土豪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无册改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网盘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50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在线漫画看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20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42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第35集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第十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九妖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35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45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21话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46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第32集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破解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 免费 在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泰浩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完整版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 逆行还狂扇小哥耳光的“路虎女”被行政拘留十天! 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国庆假期第五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迎客68.2万人。 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轴线上的各个景点也迎来了新一轮游览高峰,大量中外游客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中,市属公园占了3处,分别是天坛、景山和社稷坛。这三处遗产点成为不少来京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国庆假期“中轴游”持续升温。 中山公园 新展揭秘北京首个公园背后故事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熟知的中山公园。昨日,中山公园迎来一项新展亮相,纪念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山公园的开放是他一手推动的。此次中山公园在“一息斋”原址推出的“朱启钤纪念展”,通过文物、展板、文创等形式,展示朱启钤先生对中山公园创建和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国庆假期,中山公园全新亮相的传统室内花展,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室内花展位于唐花坞、蕙芳园,这是中山公园展览传统花卉的重要场所。今年,中山公园对两个展室进行了封闭提升改造。对展览的展陈方式、空间氛围、展览布局等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扩展了文化交流空间,提升了观览品质。提升改造后,两个展览于国庆假期首次对公众开放,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位于唐花坞的“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游客可以观赏到采用中山公园花期控制传统技艺培育的梅花、海棠、榆叶梅等10余个品种、30余盆反季节开花植物。 景山公园 核心展区延迟闭馆标志性景观可“夜赏” 国庆假期,景山公园核心展区延长开放时间,园内多处标志性景观、古建院落也将被点亮,游客可以夜游景山,深度体验景山的历史文化。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景山公园,东门广场内的“花开盛世”格外醒目。花坛以盛开的牡丹、如意、祥云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主体,配合山峰、仙鹤等,烘托出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在绮望楼前,“江山如画”花坛以大型长卷式山水盆景为主体,营造出险峰丘壑、丘陵山脉等盆景造型植物,营造层峦叠嶂、林木秀美的自然景观。 国庆假期期间,景山公园陆续推出10场科普活动,主题涵盖动植物科普、历史文化科普、盆景入门制作等,丰富市民的假期生活。景山公园还将举办10场舞蹈演绎活动,展现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同时,景山公园将延长核心展区开放时间。公园游客中心、寿皇殿(仅限外部院落)与观德殿展览区域,闭馆时间推迟至19时,让更多游客有机会在宁静的傍晚时光感受历史与文化氛围。 游客还可夜游景山。公园东门区域(含大小牡丹园)、南门主题景观、东门主题景观、后山景观架、东西大墙橱窗都将被灯光点亮,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夜间景山文化;园内的寿皇殿古建院落、山体五亭古建也将进行亮化,灯光璀璨,古建筑群熠熠生辉,营造梦幻夜游体验。 天坛公园 提升体验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 昨天10时30分左右,天坛公园游客量已开始明显增多,游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快速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游园更加便捷舒适,天坛公园以北门为试点进行了验票闸机改造,升级后的闸机设备大大提升了游客入园的验票速度和便捷程度。 今年国庆假期,天坛公园推出新景点,分流“热”区域客流。北青报记者来到公园东北外坛广场南侧,林间草坪中有一处地栽花境格外醒目,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设计布置的,为天坛增添了一处新景点。据了解,此处地栽花境在原有草坪基础上设计有隐形游园小径、岛式植床,将天坛特色花卉月季、菊花、大丽花、叶子花、菊球、马缨丹等植物融入自然式花境中,打造出一处用花量约5万株、展出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花境景观。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坛公园实施“一门一策”“一院一策”措施,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据介绍,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售票窗口增加至16个、入园通道最大扩容到46条,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主要门区景点布置秩序栏杆400余延米、各类引导提示牌904块,根据实时客流情况设单行线6个,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园。文/本报记者王斌统筹/李泽伟 责任编辑:周朝(EN002)免费观看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