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社会民生 > 详情

专家:老年人应增强防骗意识

23-02-22

  经过多次整顿,保健食品线下销售乱象得到有效治理,但以直播带货为主、平台页面推荐为辅的网络销售乱象依然横生。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老年人成为易受骗群体,网络监管存在难题。相关专家建议,强化各方责任,加大科普力度,提升监管实效,力促保健食品网络销售“天朗气清”。

防范部分主播销售套路

  随着网络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从网络购买保健品,直播间“叫卖”以及电商平台页面推荐成为购买的主要途径。在多家网络平台的保健品销售直播间里,大量推销保健品的主播,用花式话术推销保健品,催生诸多乱象。

  套路一:学术概念“忽悠人”

  “总是反酸胀气,胃不舒服,我告诉您啊,因为您这个胃黏膜受损了。黏膜变得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了,您的胃病还会犯吗?您下2单吃10天,您这个胃病不还得犯吗?家人们,有条件的咱们都去买4单啊,今天咱们这个活动价299元,过两天就恢复原价99元一盒了,到时候您再来买,1个疗程4盒400元,您到时候别来找主播报怨。”

  这些主播的“套路”大致相同:将身体某个部位的全部不适症状归结为一个听上去很专业的医学概念,宣扬一种或几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或者中药能够根治,然后用减价等营销策略诱惑消费者下单。

  在每次“保健食品”销售直播中,当天的折扣力度都很大,而主播也会反复强调折扣的力度之大,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此外,直播间的观众无论提什么问题,主播都会以“买回去试试效果”回应。同时,在有的直播间评论区或者商品评论区,还会有一些“水军”刷好评,以此诱导消费者。

  “这些主播的讲解,看似对症下药,实则给人下套。”公共卫生专家、山西医科大学教授程景民说:“保健食品并不是药品,‘疗程’这个词本就不能适用,而且人类机体复杂,没有哪一种营养素或药可以有效地治疗器官的所有疾病。”

  套路二:利用粉丝效应欺骗消费者

  一些主播刻意打造“服务粉丝”人设,并利用较强的用户黏性形成“主播光环”骗取用户信任。一网络主播将自己打造为旗下有多家产业的“女企业家”,直播只为给粉丝送福利,其在直播间售卖的所谓保健产品,均无“小蓝帽”,但该主播拥有几百万粉丝,且粉丝对主播信任度较高,这些产品一经上架便会立即售空。

  此外,在一些专业领域,网络主播存在准入门槛过低的问题。互联网专家、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一些网络主播“什么都能播,什么都能卖”,不一定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却有对这类产品的售卖资格,引发不少问题。

  套路三:刻意混淆食品、药品与保健食品概念

  保健食品网络销售中的虚假宣传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将食品混淆为保健食品、将保健食品混淆为药品。山西吕梁市民李女士前不久在直播间花288元购买了一款名为“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肽饮料”的“保健食品”。据主播所说,该产品添加了10%的胶原蛋白肽,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该产品的产品标准代号是GB7101,按照饮料的国家标准生产。

  赵占领表示,商家利用消费者不懂又不想研究的心理,花式夸大宣传,把饮料、食品说成具有某种功效的“保健食品”,跟消费者玩文字游戏,欺诈消费者。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然而,不少商家在网络售卖保健食品时,将保健食品延伸为药品,甚至延伸为包治百病的“神药”。据了解,很多主播都提到“药效”很好,甚至有的主播以“西药对身体有伤害,而保健产品从根上治疗”的言语来诱导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而非药物。

  套路四:参加“保健食品直播课”

  互联网消费时代,不少老年人上起了所谓的“保健食品直播课”。在直播过程中,主播会发出金额不等的微信红包,由此“套住”老年人。经过长时间的洗脑,不少老年人深陷其中,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保健食品,以求心理上的安慰。

农村老年人成易受骗群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以及网络直播的兴旺,“神医”“养生专家”们开始转移“战场”,将目标对准了老年人,把保健食品甚至那些对健康毫无益处的伪劣产品捧得神乎其神,以此攫取流量、牟取利益。

  保健品的目标人群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这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数字生活的便利。但网络直播诱导老年人盲目、过度消费,甚至实施营销诈骗的情况也需要警惕与治理。调研过程中,来自山西、河北、河南等多地县城、农村的中老年人反映,自己有网购保健食品受骗经历,一些农村老年人甚至“受骗而不自知”并乐此不疲。

  69岁的山西方山县居民张女士平日除了外出买菜和散步,基本没有其他活动,闲下来就会看看网络直播,并购买很多保健食品。她说:“人家直播的时候说得都很好,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保健食品’,但总感觉吃了总没有坏处,所以子女们平时给的钱大部分都被我和老伴用来买‘保健食品’了。”张女士的子女则表示,“反正也不是太贵,一般二三百块钱,贵的也就五六百块钱。她花着开心,上不上当的也无所谓了。”

  56岁的陈女士是河南东南部一乡镇居民,前几年癌症手术后身体一直处于恢复期,近两年经常在网上购买所谓保健食品当“药”吃,并将其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农村亲戚。她说:“按照网上的说法,这些‘药’能够提高各种免疫力,对我的病很有用,而且不贵,经常有优惠活动,100块钱能买好几瓶,所以就常买来吃。我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药还是啥,只听介绍说疗效很好。”

  此前,重庆巫溪警方接辖区一老人报警,称其欲拒收网购“保健食品”,“商家”却以曝光隐私和冻结养老保险相威胁,要求他必须付款。原来,这位老人在网上看到销售“保健食品”的网页链接,点进去后,对方称提供个人信息可享受“专家网络问诊”,还能获得低价试用药品。老人没多想,便提供了个人详细信息。当快递到货后,老人不想要了,对方竟然以不签收货物就曝光隐私、冻结养老保险相威胁,要求老人支付高昂的“药品成本费”。经查,以犯罪嫌疑人李某为首的犯罪团伙,搭建网络平台,邀约社会闲散人员冒充医生、专家、健康顾问,通过投放网络广告、鼓吹产品功效的方式,向老年人兜售所谓“保健食品”,并以曝光隐私、冻结保险、拉黑个人征信为幌子要挟老年人,实施诈骗,牟取暴利。专案组扩线发现,该团伙还套取受骗老年人信息,威胁老年人支付高额费用后,竟又以每条个人信息80—100元的价格,转卖给合作勾连的诈骗窝点,以“精准治疗、效果更好”为噱头,继续对被骗老年人实施诈骗。专案组民警介绍,该团伙涉嫌诈骗、敲诈勒索、销售假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数个罪名。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称,在老年人消费投诉热点之一的健康类消费中,主要为冒充医学专家兜售保健食品。一些电话推销人员抓住老年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冒充医学专家向患病老年人兜售“特效药”“救命药”等“神丹妙药”,而所谓“神丹妙药”实际并无治疗效果,仅为普通食品。不仅骗取了老年人钱财,更耽误了治疗时间。

远离网络保健品销售重灾区

  业内专家认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8.8%,农村网民规模达2.93亿。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农村地区等下沉市场已成为电商行业重要的增长点。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用户的显著特点是可支配的闲暇时间更多,在电商平台上花费的时间更长,更容易形成用户黏性;与此同时,下沉市场用户的科学素养、辨别能力均有差距,易成为不规范网售保健食品的受骗群体。

  此外,大数据算法推荐以及网络“水军”的刷评,也对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形成了锁定效应,导致“越买越推、越推越买”,一旦受骗,就会陷入“泥潭”。“根据用户一直以来的使用记录,比如浏览的内容、时长,购买的商品,搜索记录等,以及在平台上填写的年龄、职业、偏好等个人信息,描绘出用户的精准画像,针对用户的画像给用户进行推荐。也就是说,越频繁购买保健食品的用户,平台也会越频繁地给他们推送相关内容,形成恶性循环。”赵占领说。

  业内人士表示,有的老年人“触网”不久,甄别能力较弱,可能就会被主播的“感情牌”和夸大宣传迷惑。损失金钱是一方面,如果耽误了治疗、影响了健康,就更加得不偿失,老年人不要迷信保健食品广告宣传的效用。

  老年人如何远离网络保健食品销售重灾区?业内人士表示,理性思考、捂紧钱袋子是关键。对于保健食品的选购,老年人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保健食品不是仙丹妙药,更不具备治病的疗效。如果在直播过程中,主播有任何“治病疗效”的宣传,就属于“踩红线”行为,此外,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效有着严格的审批。在网络平台上,主播往往会通过夸大保健食品的宣传功效,或者把没有批文的普通食品当成保健食品来宣传,欺骗老年人去购买。对于这样的违规行为,所属平台应该畅通老年人维权渠道,一旦接到涉及保健食品违法销售的举报,应立即查证。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