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头条新闻 > 详情

践行新时代国家战略 实现轻工业强国梦想

22-07-14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轻工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踏实践行国家战略部署,努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积极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谋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轻工业强国梦想,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轻工力量。

国家战略的重点指向

  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及国家战略部署,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 扩大消费战略指向

  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文件。在巩固消费大国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上海、北京等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打造全球消费市场制高地。今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

  轻工业是重要的消费品产业,产品涵盖吃、穿、住、用、行、玩、乐、教等多个民生领域。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产品,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消费升级为发展导向,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高水平供给来适应需求侧发展,进而扩大消费、促进增长,是轻工业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

  ● 市场建设战略指向

  尊重经济规律,加强市场建设,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轻工业市场化进程早,国际化程度高,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展市场经济的行业。轻工产品主要满足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轻工业年出口额近万亿美元,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27%,在各行业中排名首位。轻工业涉及面广,既接续第一产业,也承启第三产业;既有作为消费主体的国内市场,也有不断增长的国际市场;既有传统有形市场,也有新兴网络市场。轻工业在建设公平、开放、高效市场方面,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 科技自强战略指向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轻工业是传统优势产业,用先进科技推动轻工业转型升级是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轻工业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科技研发投入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8%,有力地带动了行业进步发展。30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奖励,一批优秀企业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轻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发挥积极作用。但行业短板和“卡脖子”现象还很突出,家电芯片、乳品菌种、大型纸机、高速灌装装备等进口依赖度大。按照国家科技战略部署,统筹行业科技资源,争取在轻工业率先实现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既十分必要,也大有可能。

  ● 数字经济战略指向

  数字化已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主引擎。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轻工业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产业格局,一批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黑灯无人工厂”等引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技术不仅支撑本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还服务于其他领域产业链创新平台。但轻工业中小企业多,大多数企业缺乏数字化人才及资金,急需成熟案例示范引领及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使命重大、空间广阔。

  ● 标准质量战略指向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设定了目标和蓝图。纲要提出,要“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不断提升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水平,全面促进消费”。

  做好标准化工作是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托,中国轻工联管理轻工领域50个标准化委员会、86个分技术标委会,委员人数超5000人,年修制定国标、行标、军标、团标500余项,有力保障了轻工业生产秩序和产品质量。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智慧家居、适老产品等一大批跨界新领域的标准又亟待研究制定。持续推动标准化工作,是建设轻工强国的重要技术基础支撑。

  ● 乡村振兴战略指向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党带领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乡村振兴成为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国家战略。

  研究表明,轻工业50%的行业、70%的产值和农业资源息息相关。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酒和饮料行业组成的大食品行业,其年营业收入达到9万亿元,占到轻工业营业收入总量的40%。大力推动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品、罐头、酿酒、制糖、焙烤食品及造纸、家具、皮革、木藤棕草编制和工艺美术品等行业发展,是促进“三农”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轻工业是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 绿色低碳战略指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国务院制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轻工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产业源头抓起,组织编制近百项轻工业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产业园区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研究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倡导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培育了300多家绿色工厂和1000多个绿色产品。绿色发展已成为轻工业的自觉遵循,进一步研究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建设绿色轻工,是轻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 人才强国战略指向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战略。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轻工业产业体系庞大,对高科技及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轻工业规上企业就业人数2000多万,占全国工业就业人数29%,带动相关就业人数超8000万人。除了科技人才、技能工人,轻工业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等一批特殊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和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方位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轻工业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现轻工强国梦想的重大举措。

产业践行的战略体系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系列战略部署,为轻工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轻工联作为轻工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制定了《轻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世界轻工强国的宏伟目标。

  实现轻工强国梦想,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规划和统筹协调。要精准对标国家战略指向和轻工强国目标,加紧补短板、扬长板,构筑建设轻工强国的战略支撑体系。

  ● 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构建包括优势企业、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高校院所统筹协同的创新体系。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海尔、美的、格力等一批骨干企业重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巨大,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如美的集团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研发比重达到3.6%。目前,轻工业有123家重点实验室、10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行业科技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但行业缺乏统筹协同,企业及机构多是各自为战,尚未形成攻关重大关键技术的“国家队”。“十四五”及未来10年,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通过协会引领、产业联盟协同等举措,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持久驱动力。

  ● 技术基础支撑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支撑体系。要在标准制定、计量基础、检测认证、质量管理、工业设计、产业信息、数字技术、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建设,筑牢产业技术基础根基,支撑轻工强国建设。鼓励“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推动基础要素协同发力。当前轻工业标委会及委员数量占到全国十分之一,轻工重点消费品国际采标率达到95%。未来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布局,加强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做好产品质量分级工作;要提升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用先进标准为轻工业出口保驾护航;应用数字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基础,支持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 行业生态协调体系

  轻工业门类众广,涉及国民经济21大类、69中类、213小类。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2万家,全口径企业数量达70万家。当前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轻工业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占到规上企业营收总额的17.6%,利润占到总额的27.3%。由于轻工业是劳动就业重要领域,各类产品多达数万种,因此“一花独放不是春”,建设轻工强国,既需骨干企业领头发展,也要中小企业共同繁荣,要形成领航企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协调发展的蓬勃生态体系。在行业方面,《轻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家电、家具、自行车、缝制机械等12个行业要示范引领发展;食品、塑料、造纸、陶瓷等21个行业要调结构促升级,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钟表、眼镜、化妆品等10个行业要补短板上水平,缩小国际差距。要建立产业链上下游间、骨干企业与配套企业间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通过长期合作协议等形式,建立相互信任、稳定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体系,推动行业生态体系协调发展。

  ● 区域优势互助体系

  轻工业板块经济特征明显。经国家九部委批准,中国轻工联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授名和建设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已形成290个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在建设轻工强国的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加大产业集群的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优势互补的轻工业区域发展支撑体系。在家电、食品等优势产业中率先培育10个左右的具有世界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同时推动现有产业集群提档升级。鼓励东部优势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扶持中西部有资源优势的食品、乳品、葡萄酒及皮革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的轻工业区域经济体系,到2030年,将建成400家轻工业特色产业集群,集群经济总量达到轻工业45%,构筑轻工强国的骨干力量。

  ● 高级人才梯级体系

  建设轻工强国的宏伟大业,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能力的高素质梯级人才队伍。目前轻工领域有院士16人,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食品研究院、造纸研究院、皮革研究院、日化研究院及中国海诚设计总院等聚集一批科技人才,江南大学等原轻工业部直属高校都具备较强科研实力,100多家轻工技能学院培养大批专业化技能人才。骨干企业设立中央研究院、创新研发部、质量标准部、知识产权管理部等,形成企业创新源泉。但当前人才数量与质量远不能满足轻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需要多方共同加强高级人才特别是大师工匠级人才和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要用好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机制,选拔优秀人才;积极响应国家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要求,大力开展行业自主评价。要建立完备的行业专家库,为行业评审、规划编制、技能培训等提供智力支撑。

  ● 行业组织服务体系

  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行业协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特别是由国家部委改制而来的、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行业联合会,仍然具有行业党建管理、经济运行分析、科技成果鉴定、标准业务管理、报刊管理及行业先进表彰等一定的行政化职能,在反映行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接受政府委托事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全国总工会等人民团体合作,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发展,也是行业协会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行业联合会和各代管协会的作用,在规划引领、科技交流、标准制定、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会展会议、统计排名、信用评定、社会责任、表彰奖励等方面开展工作,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

轻工强国的推进举措

  轻工业认真贯彻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新时代轻工业发展举措。中国轻工联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梳理出科技创新、标准质量、“三品行动”、产业集群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举措。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视与推进,中国轻工联进一步提出,通过八大举措推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和轻工强国建设。

  ● 科技创新推进举措

  加快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进程,着眼行业发展短板和全球产业前瞻趋势,研究未来15年我国轻工重点行业30个科技攻关重要方向和100余项关键工程科技问题,协调轻工全行业科技资源,组织院士专家及骨干企业等领衔攻关。加大轻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到“十四五”末,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50家,构建轻工领域网格状科技创新体系。每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00项;评选中国轻工业科技奖励项目200项。率先建设食品、家电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每年认定10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 标准质量推进举措

  加强技术基础能力建设,用好标准质量举措,推进行业强基固本。编制发布《“十四五”轻工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发挥中国轻工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做好标准体系优化与标委会调整换届工作,加快标准研制进度,每年制修订国标、行标、军标、计量技术规范300项,高水平团体标准40项;遴选100家企业标准“领跑者”。加快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制定和检测认证;持续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和质量管理小组竞赛活动,推动生产制造质量提升。促进标准、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推动建设“品质轻工”。

  ● 绿色低碳推进举措

  推动轻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期间,在造纸、塑料、家电等重点行业制定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等行标、团标200项以上;到“十四五”末,轻工行业绿色工厂总量达到1000家,绿色设计产品总量达到2000个,轻工业绿色产品占全国比重达到40%。建立健全塑料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鼓励可降解塑料开发和应用;防止轻工产品过度包装;做好废旧家电、电池等产品的回收利用。建设碳足迹核算数据库,研究欧盟等拟征收碳税的应对办法,制定轻工业双碳达标行动方案,积极建设绿色轻工、低碳轻工。

  ● 数字转型推进举措

  贯彻国家数字化战略,持续推动两化贯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宣传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示范案例,表彰轻工业信息化先进单位和领军人物。加大轻工产品追溯标准制定及平台建设,推动酒、盐、糖、肉、乳制品等质量安全追溯。支持企业电商平台发展,搭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低成本、简便、快捷的数字化服务。组织企业跨界融合,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建设“智慧轻工”。

  ● “三品行动”推进举措

  积极落实扩大消费战略部署,加快实施“数字三品”行动方案,推动轻工产品创新发展。接受工信部委托,每年评荐轻工业升级与创新消费品100个。加强工业和文创设计,发展时尚消费品产业,推动上海建设“国际时尚消费产业之都”;推动数字化特色定制,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加大智慧家居、适老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强骨干企业品牌形象宣传,持续做好品牌授权工作,创造推动工业文化与实体经济相互赋能,推动 “三品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 产业集群推进举措

  科学布局产业集群,加强规划引导和资源对接,将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区域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标准中心、检测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开展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在涉农大食品领域再认定一批特色产业集群;赋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开展“332”专项工程,即推动3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率先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形成超两万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第一方阵。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到“十四五”末培育10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搭建东中西部产业对接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体系。

  ● 市场建设推进举措

  贯彻市场建设国家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冰雪运动消费、智慧家居生活、适老创新产品等消费热点,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区域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等机遇,推动轻工业国内外市场发展。办好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宣传支持轻工40多个行业的国际化展会,鼓励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上首发推广。实施消费安全工程,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放心消费。推荐企业参加商务部、工信部组织的网上“双品节”活动,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份额。

  ● 技能人才推进举措

  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多层级高级人才队伍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组织评选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召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座谈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合作开展轻工“大国工匠”推荐学习活动,评定一批轻工业“工匠学院”;与人社部共同开展“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会同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及二类技能大赛,推荐优秀选手参评“五一”劳动奖章;完善轻工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体系,大力推动网络营销师、企业合规师、消费规划师、碳排放管理员等新职业需求,每年培训轻工职业技能人才10万人次,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轻工强国建设。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